6月22日这一天,岳普湖县艾西曼镇托万艾西曼村充分利用周一“三结合”活动平台,对农民群众开展“党的扶贫政策”、致富典型事例宣传教育活动。该村扶贫专干热沙来提•哈孜拿着话筒,走上大舞台,给群众进行了以《不等不靠、自立自强、勤劳致富》为主题的宣讲,坚定广大农民群众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勇气,激发贫困群众自主脱贫的内生动力。

热沙来提·哈孜是新疆艺术学院设计系教师,于2017年年初来到岳普湖县艾西曼镇托万艾西曼村开展帮扶脱贫攻坚工作。驻村后,通过入户走访,与村民促膝长谈,热沙来提·哈孜深入了解托万艾西曼村的基本情况、扶贫工作的重点和要点。同时,她瞄准了村里贫困户“病根”,认识只有开准“药方”、精准施策,才能帮助贫困户早日摘掉脱贫的“帽子”。她了解到,托万艾西曼村人多地少,共有142户贫困户,其大部分因为缺乏相应的技术,未能实现就业增收。新疆艺术学院派驻岳普湖县艾西曼镇托万艾西曼村高校扶贫专干热沙来提·哈孜说:“我们在技能培训、扶智扶志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对于贫困户的就业能力方面进行了培训,比如厨师、建筑工,还有驾驶员培训,除此之外,还有农业和畜牧培训方面的工作,通过培训我们现在贫困户里有204人已经达到了就业有稳定的收入。”

努尔艾力•那买提夫妻俩是本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家中只有3亩地,尽管夫妻两人年纪轻轻,但因没有任何技能,无法外出务工挣钱。努尔艾力•那买提参加了村里开展的砌筑工培训班,学到了砌墙等技术,成为了一名建筑工。他的妻子阿米娜·玉苏因根据自己的爱好,学习了中式烹调技术,在热沙来提·哈孜的介绍下,在村里的小学食堂找到了帮厨的工作。岳普湖县艾西曼镇托万艾西曼村村民阿米娜·玉苏因高兴地说:“我参加厨师技能培训后,驻村工作队帮助我在小学食堂找了帮厨工作,在这里工作后,我不断学习成为了大厨,每个月工资1300元,有了稳定的收入来源。”

岳普湖县艾西曼镇托万艾西曼村村民努尔艾力·那买提说:“在驻村工作队的鼓励下,我参加了各类技能培训,掌握了砌筑技术,在村里的施工队务工,每个月能挣4000多元。在驻村工作队的帮助下,我和妻子俩都就业,找到了出路,每个月家里有6000元以上的收入。”通过多次入户走访热沙来提·哈孜了解到,村里的大部分贫困户非常乐意在党和政府的各项扶贫政策的帮助下积极地摆脱贫困,但是还有部分贫困户存在“等、靠、要”思想,缺乏脱贫主动性或拼搏奋斗精神。因此,驻村工作队在扶志扶智上狠下功夫,从政策宣讲、技能培训、以实例引导方面入手,营造健康的脱贫攻坚氛围,调动困难群众的积极性,激励贫困户实现精神上的自力更生,努力实现脱贫,过上好日子。

岳普湖县艾西曼镇托万艾西曼村村民阿孜古丽·阿不力孜高兴地说:“我们家是贫困家庭,以前思想也没有解放,也不努力去赚钱,驻村工作队来了以后给我们进行大量宣传教育,思想也解放了,我有了努力去实现脱贫的想法,然后来到这家合作社工作,每个月有1500元左右的工资,家里我和两个儿子都就业了,家庭条件改善了很多。”艾西曼镇托万艾西曼村建档立卡贫困户纳曼·库尔班的妻子患有精神疾病,家中没有人照顾,因此长期未能就业。一家人依靠低保收入和残疾人补贴维持生计。热沙来提·哈孜了解到他家的特殊情况,通过与纳曼·库尔班多次沟通,做工作,说服他从事鞋匠生意,并为他申请了一个商铺。岳普湖县艾西曼镇托万艾西曼村村民纳曼·库尔班高兴地说:“我年纪大了,没法外出务工挣钱,驻村工作队给我做了不少思想工作,帮助我自主创业并顺利脱贫,还给我配备了鞋架,现在生意很好。”

岳普湖县艾西曼镇托万艾西曼村是深度贫困村,共有449户1810人,其中贫困户142户618人,驻村工作队入住以来,针对入户走访了解到的情况,制定详细的“一户一册”帮扶方案,通过全面促进就业增收、积极推进产业发展等方式,于2019年实现了整村脱贫,有效带动农民群众增收致富。新疆艺术学院派驻岳普湖县艾西曼镇托万艾西曼村高校扶贫专干热沙来提·哈孜说:“我们有困难的家庭尽量就近就地安排一些公益性岗位来解决他们的就业问题,有能力的家庭,督促他们自主创业,帮助他们做十小店铺的创业和餐饮车等,通过自身动力去解决他们的就业问题,全村现在劳动力就业率达到了100%,我们从2014年的人均收入9000元升高身到了2019年的11000元,增收比率15%以上。”

岳普湖县县委党校驻艾西曼镇托万艾西曼村驻村工作队队长索红说:“习总书记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少数民族也不能少。2020年在全村人共同努力下,托万艾西曼村在发展产业、养殖业、促进就业等方式,通过周一三结合、入户走访解放思想,继续巩固脱贫成效,为乡村振兴打下坚实的基础。”
来源:岳普湖县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