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艺术学院“访惠聚”工作组已经到岳普湖县阿其克乡巴扎村驻村近两个月了。按照自治区党委的要求,怎样在巴扎村落实好总目标,做好“访惠聚”工作,以实际行动宣传好、落实好党的惠民政策,想方设法为当地群众排忧解难,取信于民,使总目标在基层落地生根、开花结果,驻村工作组总领队吾甫尔·如苏力对此谈到以下三点:
一、 做好群众工作,要紧紧盯住总目标
紧紧围绕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总目标,聚焦总目标、贯彻落实总目标是2017年“访惠聚”工作的根本。将“访惠聚”所有的工作都置于总目标的实现之中,绝不能偏离。“访惠聚”要做的“五件好事”要围绕着群众做,围绕群众做工作的目的只有一个,即“维护社会稳定”。“维护社会稳定”是“访惠聚”所有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第一书记”领导下的驻村工作队、村两委班子、驻村管寺干部、村警、第二书记、乡派干部等各方力量在做任何一项工作时都要牢记这一点。
二、 做好群众工作,要深入入户走访
入户走访是常态化的工作,是“访惠聚”工作的重要环节,每一次的走访都要认真对待,走访前要做好功课,要将“八必问”、“八必讲”的具体要求融会贯通,不同的家庭就有不同“问”的方法和“讲”的方法,分层次按逻辑,步步深入次次细化;要问的自然,问的清楚,要让群众愿意回答,说真话讲实情;要讲的明白,讲的通俗,让群众愿意听能接受;切忌生搬硬套“八必问”、“八必讲”、一问一答,次次入户都是同样的问题、同样的方法,引起群众的反感和质疑;特别是群众最关心的问题是惠民政策,要将群众关心的问题和总目标的实现联系起来讲;每一次入户都要对群众提出的问题和困难进行政策上的解释和引导,当时不能解释和解决的,要在入户后尽快落实清楚,不能拖延,无论问题是否能够解决,都应有一个合情合理的解释,让群众理解和接受,待到再次入户时还应该就这些问题有一个面对面的反馈和交流;用长期点点滴滴的付出赢得群众的信任,积累起来就能扎根群众,与群众打成一片,这样才能真正地为民办实事、得民心。
三、 做好群众工作,既要有真情还要有耐心
做群众工作重在交心,要将心比心,以心换心。工作队的干部要清醒地认识到,我们面对的是大部分文化层次低的特殊群体,他们宽厚仁慈,年复一年过着农耕生活,有些人甚至一辈子没有去过县城,他们对国家政策的理解水平有限,老旧的观念改变起来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这就要求我们的干部对待群众工作既要有投入真情,还要有足够的耐心和细心。在春耕夏播秋收的季节,干部要走进田间地头体察农民的辛勤劳作、了解农业种植的技术问题、感受党的惠民政策给农村带来的巨大变化。只有这样,才能走进农民的内心世界;同时,也让国家干部感恩农民,是农民给我们带来了健康的食物。通过共同对劳动的赞颂,对农作物的崇敬,拉近干部与农民之间的距离;甚至街头的每一次偶遇,短短的几句嘘寒问暖、握手拥抱、一些小小的礼物都是我们表达党的心声、增进感情的好时机。
四、做好群众工作,要阐释好党的惠民政策
我们要做好南疆基层群众工作,就要用群众能接受的语言和文化,工作队的干部自身也要加强对维吾尔语言和文化的学习。《福乐智慧》里对农民说到“作乱带走人们的幸福,作乱燃起叛逆之火;不要参加作乱,要远离它,作乱只能使人身败名裂”。我们做群众工作就要善于使用这种维吾尔人普遍接受的贤能智者的语言和文化把党的惠民政策、把习近平总书记的关怀厚爱传播出去。

入户走访

给村民讲解惠民政策

走进田间地头
(驻村工作队 张慧/供稿)